“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时节,花园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联合花园口镇关工委,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辖区民众摒弃陈规陋习,拥抱文明祭祀新风,让这个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绽放出别样光彩,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榆树川村:文明火种,点亮乡村角落。榆树川村的队员们手持“文明守护思念,安全传递真情”宣传单,开展逐户走访。向农户讲述清明节的历史文化,以真诚关切的态度,剖析封建迷信、铺张浪费等不良祭祀行为给社会风气带来的负面影响。花园村:双拳出击,守护绿色清明梦。花园村志愿者们将一份份承载着期望与倡导的《清明节安全祭祀倡议书》递到村民手中,用鲜活案例向村民阐释封建迷信拜祭活动的荒谬,力荐鲜花等绿色环保方式。当辖区内出现焚烧冥纸等不文明祭扫“火苗”时,志愿者们迅速响应,变身文明守护者,以耐心劝导和悉心讲解,及时“扑灭”陋习,捍卫文明阵地。仁和村:走心交流,唤醒环保新自觉。仁和村为铺就健康、环保、文明的祭祀之路,精心谋划了一场深入民心的宣传活动。志愿者们有序分成3个小组,开启“家访式”宣传。他们带着宣传单深入农户,在发放资料的同时,认真倾听村民对文明祭祀的所思所想、所惑所忧。结合周边村落因传统祭祀引发的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安全事故实例,志愿者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深入浅出地阐述传统祭祀的“痛点”。江沿村:温情倡议,引领时代新潮流。江沿村志愿者们以“绿色清明·文明祭祀”为行动指南,手捧《文明守护思念,安全传递真情倡议书》,挨家挨户走访。他们向村民讲述封建迷信拜祭的危害,绘声绘色地描绘鲜花祭祀、环保祭扫等新兴风尚的美好画卷,让村民在情感共鸣中认识到,缅怀亲人不必拘泥于旧俗,守护绿水青山亦是对先辈的告慰。腰甸子村:靶向发力,筑牢安全防护网。腰甸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聚焦传统烧纸祭祀“雷区”——火灾隐患,在清明节前夕精准施策,开展“平安清明·文明追思”主题宣传活动。村广播化身为文明“传声筒”,《文明祭祀倡议书》的声音随着电波传遍村庄每一个角落,将鲜花祭祀、家庭追思会、网络祭扫等安全环保的祭祀理念植入村民心田。与此同时,志愿者们兵分3组,不辞辛劳踏上入户之路,发放150余份《文明祭祀告知书》。他们手把手教老人操作网络祭扫等替代方式。村民们热情响应,高达80%的参与度见证了活动成效,大家齐心协力,为守护家园安全筑起坚固屏障。新春村:双线协同,培育文明新生态。新春村创新求变,采用“线上 + 线下”联动模式,为文明祭扫宣传注入新活力。线上,村干部用村民服务群这一“云端阵地”,及时推送《绿色清明 文明祭祀倡议书》,让文明祭祀信息如闪电般直达村民指尖,文明意识瞬间“点燃”。线下,志愿者们活力满满,穿梭于村道农舍,发放宣传页、入户走访,面对面、心贴心地向村民阐释文明祭祀理念与实操方法,引导村民摒弃上坟烧纸、燃香放炮等“老一套”,拥抱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网络祭祀等低碳环保“新潮流”。双河村:以案促改,守护青山绿水间。双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队联合村护林队果断出击,开展“文明祭祀树新风,防火护林守青山”文明实践宣传活动。志愿者团队以“思亲莫使烟火扰,文明平安祭先人”为主题,搬出家喻户晓的传统祭祀引发火灾真实案例,开展震撼心灵的文明祭祀专题宣讲。花园口镇各文明实践站这场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的清明“接力赛”,汇聚成强大文明合力,将文明祭祀理念播撒到每一寸乡土,让文明之花在乡村大地绚烂绽放。在传承清明文化精髓的同时,切实保障生态安全,为乡村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稳定铺就坚实道路。来源:靖宇县花园口镇
初审:王艳
复审:刘学云
终审:赵婉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