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宇县卫生健康和医疗保障局:聚焦信息化平台建设 打造医共体惠民品牌

时间:2025-02-21 来源:红色靖宇

一直以来,靖宇县卫生健康和医疗保障局锚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任务,突出基层农村基本医疗保障效能升级,优化举措、整合资源,以城乡医疗机构集成信息平台高质量建设为基础支撑,实现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全力打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惠民品牌,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一体化迈出坚实步伐。

学习交流,切实增强改革发展行动自觉。靖宇县加快推进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县卫生健康和医疗保障局按照上级卫健委的工作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着力打造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相匹配的医疗保障体系,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先后在白城市、四平市参加经验交流座谈,并到伊通和三明市实地学习经验做法。2023年开始,靖宇县卫生健康和医疗保障局率先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抓住重点、试点先行,创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示范功能,积极争取资金、技术各方面支持,加快构建医共体集成信息平台,形成了医疗信息资源网络共享、医疗保障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体系,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大投入,全面构建医疗服务信息平台。两年间,靖宇县卫生健康和医疗保障局共协调争取资金1394.642万元,积极构建符合县域城乡实际的医共体集成信息平台,整合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数据及区域卫生资源,实现县域医疗卫生信息互通,实施医共体总院、分院、村卫生室大数据的动态监管、调度。同时,整合优化县域医疗资源配置,落实设备共享、技术共享、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工作机制,以医学影像中心、检验中心、心电诊断中心和县级医疗团队为依托,将基层医疗机构通过信息平台上传的农村患者检查检验数据,由上级医院专家进行科学判定,出具准确诊断,有效提高了患者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工作效率,实施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从根本上解决了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重复检查问题,相应减轻了患者就医的经济压力和时间负担。

资源共享,夯实医共体建设基础保障。集成信息平台建设始终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基础和保障,靖宇县卫生健康和医疗保障局找准工作重点,成立了包含12家乡镇卫生院和两家县级医院在内的两个“6+1”医共体团队,各牵头单位、成员单位分片包干,创新运行机制,通过集成信息化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上下联动,服务半径实现县域城乡全覆盖。据统计,2024年医共体成员单位向牵头单位提供远程诊断8例、远程超声6例、远程心电1例、上转病例65例、下转患者390余人,使农村患者在基层就能享受到县级医院的诊疗服务,各级医护人员在患者就诊时可以随时调阅该病患的基本信息、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等数据,掌握动态变化,优化诊疗流程,调整治疗方案,实现医疗保障优质服务“0”距离。

精准对接,实现三级网络高效运行。“实时管控维护”是医共体集成信息平台建设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总院+分院+村卫生室”三级网络全面运行以来,牵头单位的县级医生通过信息化平台定时查看成员基层单位诊疗情况,基层医生接诊的每一名患者,从入院就诊到完成诊疗全过程的所有检查、化验及治疗处方详单等数据资料实时在线,由县级医生实行管控指导,并依据平台患者信息第一时间会诊、转诊危重病例和处置突发事件。同时,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农村群众、老年群体、特殊人群的健康体检结果纳入集成信息平台,实行无缝衔接一体化推进,使医共体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农村群众的炕头上、心窝里。截至目前,医共体成员单位通过信息化平台上传检验结果8913项、影像结果3161项、心电结果1404项、一体机检查结果96项。

下一步,靖宇县卫生健康和医疗保障局将全力建设集医、教、研于一体,专科特色突出、功能配套齐全、服务水平一流、集聚辐射作用明显、覆盖全县城乡村屯的高水平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积极探索与省级医院医联体对接协作新机制,优化市级医院的帮扶功能,形成有力的医共体共建共享、惠及民生新格局,为健康靖宇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吴昌军)


初审:王艳

复审:刘学云

终审:赵婉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