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东北抗联的主要创建者,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间,他英勇顽强,在断粮5天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日寇周旋。靠吃草根、树皮和棉絮战斗至最后一息。
他,就是杨靖宇将军!
2025年2月13日,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纪念日。
历史车轮滚滚,但,杨靖宇将军,你的名字,山河记得。
河南也是英雄辈出的地方,杨靖宇、彭雪枫、吉鸿昌等都是出自河南的英雄烈士。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在河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河南确山人。在东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曾化名张贯一。1932年赴南满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时,改名杨靖宇。
杨靖宇
学生时代的杨靖宇,早在开封求学期间,就已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
1927年,杨靖宇先后两次指挥农民暴动,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县级农工革命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
1929年,为加强东北地区的革命力量,杨靖宇来到东北,在抚顺等地积极开展工人运动,时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刘少奇称赞他为“得力同志”。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杨靖宇投身于抗日战争,1936年6月,担任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游击区涉及南满二十多个县。
吉林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人民率先举起抗日旗帜,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浴血奋战,谱写了爱国主义的英雄壮歌。吉林是这一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杨靖宇等抗日联军英烈就牺牲在这里。
——2015年7月18日,习近平在吉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为反抗侵略,东北大地涌现出许多抗日武装力量。1932年11月,中共满洲省委派杨靖宇去吉林省磐石县寻找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磐石游击队。
当杨靖宇以中共满洲省委特派员身份来到磐石时,磐石游击队刚遭受了一次重创。此时为让游击队员重拾信心,急需打一场漂亮仗。
于是,杨靖宇率部队进攻了最早袭击磐石游击队的郭家店地主武装。这次突袭活捉30多人,缴获长短枪20余支,并将欺压百姓的反动地主武装头子公开处决,缴获的粮食分给当地农民。经此一役,部队士气大振。杨靖宇乘势带领部队接连打了几次胜仗,以他为首的中共抗日武装威名远播。
杨靖宇的部队
杨靖宇很快成了日伪当局的心腹大患,他们连续发起对杨靖宇的大规模“围剿”。
杨靖宇领导南满游击队以机动灵活的战术率领一千人的部队在四个月里转战两千里,与日伪军作战60余次,多次在敌人兵力空虚的后方造成以多打少的局面。战斗中,日军中尉守备队长被击毙,铁甲列车被击毁,日伪的四次进攻都宣告失败。
面对敌人的铁壁合围,有人建议暂时撤离。杨靖宇坚决地说:“我们是南满地区的抗联,我们走了,南满的抗战就失去了中心。我至死也不离开南满”。
1936年,随着东北抗日武装的壮大,中共满洲省委决定,将东北各方抗日武装联合起来,杨靖宇任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承担起领导整个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的重任。
在白山松水之间,杨靖宇将军领导东北抗联将士,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磨砺中铸就了“勇赴国难、自觉担当、顽强苦斗、舍生取义、团结御侮”为主要内涵的东北抗联精神。
抗日战争时期,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杨靖宇将军领导抗日武装冒着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同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牺牲时胃里全是枯草、树皮、棉絮,没有一粒粮食,其事迹震撼人心。
——2020年7月24日,习近平在吉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1938年冬,日伪当局将散居乡间的民众集中到大屯区居住,严密控制老百姓出入,实行保甲连坐制。为防止老百姓给抗联部队送粮,还要求外出不准带食粮。这样一来,就彻底切断了东北抗联与老百姓之间的联系。此后日军又增加关东军兵力,加强了对南满的“大讨伐”。
随着东北的天气渐渐转凉,部队面临的各种困难逐渐增多,一些信仰不坚定的民间山林反日武装纷纷瓦解叛变,抗日联军的处境更加艰难。
杨靖宇率部队在密林中建立起70多所密营,除供部队宿营之外,还储存了粮食、布匹、枪械、药品等物资,为游击队在冰天雪地里的战斗提供保障。
杨靖宇的左膀右臂程斌在关东军的威逼利诱下投敌,使得抗联第一路军在敌人面前几乎无密可保。共产党在东北的地下组织因此被破坏殆尽。
更残酷的是,抗联隐藏在山林中的密营被日本关东军一一起获,所有补给一扫而空。杨靖宇和他的部队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
1940年2月18日,杨靖宇和大部队打散。他让身边最后两名警卫员去山下找些吃的,然而他们在途中与日伪军“特搜班”遭遇,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特搜班”从警卫员身上搜出杨靖宇的印鉴,判定杨靖宇就在附近,于是调集重兵封锁了濛江县所有的交通要道。
此时,杨靖宇只剩孤身一人与敌人在林海雪原中周旋。
1940年2月22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已经五天没有进食的杨靖宇即使冻得浑身发抖,也依然做着战斗准备。
23日,杨靖宇叫住几位上山打柴的村民,拿出些钱请他们帮忙买些食物和棉鞋。没想到其中一个村民竟劝他投降:“我看还是投降吧,如今他们不杀投降的人。”
杨靖宇沉默了一会儿,发出充满灵魂和血性的呐喊:“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谁料想,打柴的村民在回村途中遇到日本特务,将杨靖宇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日伪军立即派人搜索包抄,随着讨伐队指挥官的一声令下,所有轻重武器一齐射向杨靖宇藏身处。
视死如归的杨靖宇用两支手枪不停地开枪射向敌群,最终弹尽粮绝。他高大魁梧的身躯倒在了冰冷的濛江大地上,年仅35岁。
忠诚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坚毅,“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无畏,腹中满是草根而宁死不屈的气节,十指钉入竹签而永不叛党的坚贞,无数先烈用鲜血诠释了对党的忠诚。
——2018年1月11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残暴的敌人解剖了杨靖宇的遗体,震惊地发现:他的胃里没有一粒粮食,只有一团团枯草、树皮和棉絮。
壮士喋血,气概感天动地,连残暴的侵略者也被震惊。岸谷隆一郎为杨靖宇举行了“慰灵祭”。
杨靖宇牺牲时的壮举,成为岸谷隆一郎挥之不去的精神折磨。日本投降前夕,岸谷隆一郎在自杀前写下遗言,“天皇陛下发动这次侵华战争或许是不适宜的,中国拥有像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
杨靖宇牺牲之后,为纪念这位骁勇善战的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1946年2月14日,濛江县正式更名为靖宇县。
吉林省委书记黄强在吉林省各界2025年春节团拜会上讲道:“正是因为杨靖宇等英雄先烈们孤悬敌后、出生入死,抗战历史才由八年改写为十四年。我们要永远铭记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铸就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信仰。”
杨靖宇将军,你的名字,山河记得!
资料来源: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 CCTV国家记忆
初审:田家铭
复审:刘学云
终审:赵婉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