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
又名乞巧节、七巧节
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夜
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
故称为“乞巧”
后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
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七夕起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诗经·大东》里记载:“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这是最早出现“牵牛”、“织女”二词的记载,但没有故事因素。据考证,东汉末年《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是以牛郎织女为题材而情节又较为完整且最早的作品。曹丕《燕歌行》也有“牵牛织女遥相望”之句。汉代应劭《风俗通义》载曰:“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
《荆楚岁时记》中关于牛郎织女故事的记载就较为完整而更富有神话意味:“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使一年一度相会。”又云:“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至此,这个富有神话色彩的爱情悲剧故事才归于完整。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这就是“乞巧”名称的来源,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爱情忠贞、家庭幸福的美好愿望。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汉族民间女子要当庭布筵,虔诚跪拜织女星,乞求保佑自己心灵手巧,乞求智慧和精巧女红技艺。
晒书晒衣
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便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心存猜忌,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在家中晒书。魏武帝马上下令召司马懿回朝任职。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都会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都准时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拜魁星
民间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称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七姐诞
七夕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此时,除了邀请亲戚朋友前来做客以外,还要请邻里中相识与不相识的姑娘们一起拜神,观尝巧艺与玩具,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如巧艺与玩具受到越多人的称赞,主家姑娘就越高兴,越感到荣耀。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古称金针度人),如一口气能穿过七枚针孔者被称为巧手(得巧),穿不到七孔针者则“输巧”。
染指甲
染指甲是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年轻姑娘喜欢在此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轻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就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清 陈枚 《月曼清游图》册之七月“桐荫乞巧” 故宫博物院藏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千百年来“七夕”既承载了
传统文化对天地星辰的哲学崇拜
又饱含了人们对生活情感的不懈追求
牛郎织女浪漫的爱情之下
是对道德、责任、情怀的重视和发扬
来源:融水县三防镇
初审:王艳
复审:刘学云
终审:王文涛 蒋友全